咨询热线: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天博 > 新闻中心
  NEWS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天博集团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发布时间: 2023-10-28 次浏览

  天博集团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小微企业在实体经济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普惠金融在“十三五”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普惠金融的科技延伸,在“十四五”时期将成为一种普遍的金融运营模式。

  我国中小微企业贡献了国内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8000余万家,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是我国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然而,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难题,小微企业的经济贡献度和其所获得的金融资源存在较大差距。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9-2020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报告》显示,44.2%的小型企业、71.6%的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存在融资需求。2020年,全国人民币余额为172.75万亿元,人民币普惠小微企业余额为15.1万亿元,人民币普惠小微企业余额占人民币余额的8.74%,与小微企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不相称。由于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处于供应链末端的小微企业受到很大冲击,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和生存压力。

  提高小微企业可得性,增加信用的比例,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缺口问题是促进小微企业长期发展的必要举措,也是我国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体现共享发展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新冠肺炎疫情虽然不会影响我国经济向好的趋势,但针对短期造成的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更加精准施策。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通过财政金融政策联合发力,继续加大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力度,帮助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渡过难关。”

  普惠金融是以机会平等、商业可持续为原则,以可负担成本为小微企业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由于金融服务自身具有商业特性,控制好信贷风险就是对广大存款人审慎负责。在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达到普惠需要的同时,还应满足三个条件,即机会均等、财务可持续、风险可控。小微企业受到自身财务报表不规范、担保品不足、经营利润不稳定、抵御风险能力不佳等因素限制,同时满足三者难度很大,在现有条件下很难实现均衡。所以,较比大中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存在。另外,小微企业生命周期较短、不良率较高。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普惠性中,小微企业的不良率为3.22%;小微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约为3年。尽管近年来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不断拓展,小微企业获得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融资成本和不良率明显下降,但还需看到一些小微企业由于受到缺少必要的信用信息记录、抵押担保不足等因素影响,较难满足金融机构的信贷要求。

  我国一直通过政策支持不断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2019年,中办、国办已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重点解决金融机构对于民营企业“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问题。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提高小微企业的可获得性,多途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数据背后蕴藏着巨大的价值,我国已将数据同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并列为生产要素。数字普惠金融是以普惠金融为基础,以金融科技为依托,以科学技术创新金融服务,运用互联网技术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等相关数字技术应用到普惠金融领域,使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目标就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传统金融机构通过增加营业网点来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受营业成本的限制,多数营业网点分布于商业及人口密集地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消除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提供基于互联网的7×24小时全天服务,解决金融机构难以渗透到欠发达地区的弊端,进而扩大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成本。数字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对传统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依赖,减少了对人员和办公设备的需求。数字化的应用实现了小微企业在网上“秒申”,金融机构在网上“秒审”、“秒签”。标准化、自动化和系统化的金融服务以简便的操作流程,大幅提高了授信审批效率,而且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进而使下调利率成为可能。

  (三)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大数据征信可以整合金融机构、工商、税务、海关、法院、大型科技公司等多方数据资源,减少信息不对称,既可“助贷”又可控制风险,避免金融机构出现“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等问题,更好地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金融服务。

  (四)数字普惠金融是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向天博集团。数字普惠金融安全、共享、低成本、便捷等优势,使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相结合的金融服务,为小微企业创新供需模式,提高整个社会的服务效率和水平,促使中国制造迈上新的台阶,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

  目前,小微企业的信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但市场上存在大量无征信的“白户”。2021年1月人民银行发布了《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鼓励征信机构在安全规范的前提下,提供多样化征信产品和服务,增加征信有效供给。这将有力缓解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利用自身经营优势垄断了大量的相关数据,需要通过信息共享、完善国家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途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一)完善支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一是建立小微企业服务平台,以金融科技为依托天博集团,发挥集信用、信息共享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的作用,利用数字科技,实现与税务、征信、海关、财政等系统的对接,降低信息不对称,实现企业缴税、社保等信用信息向银行授信信息转变,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方便小微企业快速获得。二是打破大型科技公司对于数据的垄断。充分合理地发挥数据价值,金融机构的数字信贷可以极大地减少对传统抵押物的要求,有效提高小微企业首贷和信用贷的比例。三是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允许小微企业使用动产抵押。国务院已下发《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由于动产抵押的标的物范围广泛,小微企业可以通过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动产有效解决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目前,原由市场监管总局承担的抵押登记和央行承担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以及存款单质押、融资租赁、保理等登记,均由人民银行统一承担。应进一步推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与金融机构的信贷系统对接,进一步提高查询效率,提升基于动产和权利担保的授信额度,推动我国银行融资担保品从不动产向动产权利并重的转变。

  (二)增强鼓励数字金融产品创新的政策引导。金融业本身是数字密集型产业。数字金融创新不仅包括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也包括微观层面的机制、产品和服务创新。数字技术不断应用,能够促进金融机构进行数字化转型,有效降低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实现数字化的信贷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所需的“短小频急”的流动资金。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一些金融机构开设了金融科技子公司天博集团,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之间开展合作,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产品。数字科技赋能普惠金融,使普惠金融发挥更大的渗透作用和裂变效应,满足不同种类、不同层次普惠群体的金融需求。中国建设银行基于金融科技为小微企业提供快贷,短短一年多时间增加小微企业授信1.3万亿元。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促进金融市场的创新,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是数字普惠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础。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除关注传统风险外,还需关注其金融数据安全、算法安全、系统安全等问题,建立相关的监管体系作为保障,有效平衡创新和风险。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条件下,明确数据权益,推动数据流转,加强信息共享,防止出现网络经济的不正当竞争,在良性互动的政策体系下,按照“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引导各方主体共同参与到数字普惠金融体系中。

 
友情链接
天博·(中国)

扫一扫关注我们

热线电话:400-123-4567  天博集团公司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博集团公司
Copyright © 2012-2023 天博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003542号HTML地图 XML地图